怀孕应该注意些什么?

参考解答

问:怀孕应该注意些什么?

网友/编辑答疑:怀孕应该注意些什么?

怀孕前应该注意的:
1,选择适当的怀孕年龄和季节
从生育年龄看,女性受孕的年龄以25-30岁为宜,25、26岁是最佳受孕年龄。妊娠过早,容易发生宫颈癌;怀孕过晚,胎儿容易发生先天性缺陷、畸形、难产率也会增加。
受孕最好也讲究季节。一般主张春季,也就是3、4、5三个月份受孕为宜。这时候受孕,胎儿发育到3个月左右的时候,是大脑细胞发育最迅速的时候,也是最需要营养的时候正好也到了6-8月份夏季,这是市场上蔬菜、水果、蛋、肉供应最丰富的季节,足以满足孕妇的需要。而且3-5月份时气候稳定,孕妇不易患感冒等疾病。
2。提前处理好牙病等疾病
资料显示,80%的女性在怀孕的时候,容易出现牙科并发症,如牙疼、牙龈出血等。假如我们注意到这一点,在怀孕之前治疗牙病,怀孕期间就不会遭受牙病之苦了。更重要的是,怀孕后头三个月和后三个月不能拔牙。因为在怀孕初期拔牙易诱发流产,怀孕晚期拔牙易发生早产,所以如果你的牙齿不好或患有牙病,还是有怀孕前及时治愈,免得怀孕时期惹麻烦。
别外,女性如果患有心脏病、肾脏病、高血压等,也要考虑能否怀孕。如果病太严重,倒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怀孕;如果病情严重,则要听从医生的意见,不要勉强怀孕,还是以治疗疾病为主。
如果女性患有精神病,糖尿病、癫痫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,而且尚未痊愈,就不太适合怀孕了。
3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生命
如果你真的准备怀孕,一定要重新审视一下你们俩在这个时期的精神状态。夫妻双方都应保持精神饱满、情绪愉快、身体健康。有病必须积极治疗,治愈后再考虑受孕。准备怀孕时,女性还要预防感冒及其它传染病,以免因疾病和服药影响胚胎的发育。
劳累疲乏时也不适合怀孕,譬如在旅行结婚时受孕就不宜提倡,因为旅途中的劳累、饮酒等因素,对胚胎发育极为不利,甚至可能引起流产。
4。避免预防接种
如果你们小夫妻要怀孕,这时卫生部门为了某些疾病流行,要求人们进行预防接种,就需要你们斟酌再三了。一般说来,这个时期如果不是必须注射的疫苗等,应尽量避免接种。如果是病毒活疫苗,如风疹、麻疹等,更应绝对避免,以免引起对胎儿的感染。即便是霍乱等死疫苗,虽胚胎不致受感染,但一旦发生高热等免疫反应,也可引起流产。肝炎疫苗为基因合成疫苗,对胎儿多无损害,但孕期也应避免接种。
当然,如果患了有生命危险的疾病时,譬如在流行病高发区密切接触患病者,或者被疯狗咬伤有发生狂犬病的危险,以及可能发生破伤风等情况下,还是以生命为重,必须注射疫苗。
5。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
准备怀孕的阶段,夫妻双方都要戒除烟洒,众所周知,吸烟会影响男方精子的发育,也影响女方卵子的发育。据统计,每天抽烟20-30支,精子畸形率显著增高;超过30支,畸形精子更多,并且会影响精子活动力。酗酒对生殖系统影响更大,可诱发前列腺炎,并使睾酮代谢加快,使睾丸萎缩,严重者出现阳痿。
6。尽量远离有害物质
如果女方的工作是密切接触电离辐射、铅、汞、汽油、油漆、二硫化碳、有机磷农药或麻醉剂等,就要调离这些对胎儿有害的工作岗位或工作环境,以免引起精子和卵子染色体的突变。
曾有位女麻醉师,由于长期接触乙醚等麻醉药物,结婚后十余年不能怀孕。后来暂从麻醉科调出,一年多便怀孕,生了个大胖小子。
还要远离宠物。因为宠物如猫、狗等动物可能携带危害胎儿健康的病原体如弓形体等,可致胎儿多种畸形。严重者狂犬病,因为准备怀孕的女性应远离宠物。有此嗜好的怀孕女性,应及早忍痛割爱,将其送给亲友饲养。
7。改变避孕措施
一般说来,男用避孕套,女用避孕套、宫颈帽、阴道隔膜等屏障隔离避孕法对胎儿生长、发育没有不利影响,但是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对妊娠可能产生不利影响,因此如果你们是在使用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,那么建议你们在准备怀孕前3-6个月前停止使用。
女方如果放置宫内节育器,当然要在拟怀孕前2-3月取环。这样,待子宫内膜得以修复后怀孕,可避免流产,胎盘异常的发生。
8。进行必要的遗传咨询
怀孕是件好事,但也是令人担忧的事。为了避免生下一个有问题的孩子,一个畸形的孩子,如在下列情况下,你一定要向医生进行孕前遗传咨询;夫妻双方有一人患有先天性疾病;夫妻双方有遗传疾病家庭史;曾分娩过有遗传性疾病或先天性疾病婴儿;近亲结婚;女性年龄超过35岁;连续3次或3次以上流产等。
9。孕前尽可能不要服用药物
如果女方因某种疾病需服用药物的话,孕前应向医生咨询你所用药物是否影响受孕能力,是否会影响胎儿发育,是否会导致流产等等。一般情况下,假如不影响某些疾病的治疗尽可能不要服药,尽要能不服用非处方药,因为许多非处方药内含有咖啡因、酒精等有害物质。如果必须服药,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,尽可能用对胚胎安全的药物。
另外,饮食方面注意的事项:
对于准备怀孕女性,要特别注意的体重,首先要看你全身脂肪百分比是多少,如果通常是20%25%左右,如果超过这个比例我建议减少一些脂肪,因为肌肉含量更多,会更好帮助你怀孕或者做身体变化的准备,如果你的脂肪百分比没有超过25%或者在20%25%之间比例的话,就不要减少脂肪。
食品方面注意荤素搭配得当,不要使自己的体重过重,以免给生产带来麻烦。
准备怀孕时,固然需多摄取一些富含蛋白质的肉类食物,但并不是多多益善。近来,美国科学家发现,孕前饮食中的肉食含量过高,反会降低女性受孕的成功率。研究专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,如果饮食中的高蛋白食物(主要包括肉、蛋、奶、豆等日常食物)含量超过25%,就会干扰胚胎发育初期的正常基因印记,影响胚胎着床和胎儿发育,导致流产几率增加,而肉类食物中就含有这类高蛋白。
尽量避免使用PVC的食品包装材质,其中含有聚氯乙稀和增塑剂。美国和欧洲的调查显示,如果长期使用这种材质制成的包装品,所释放出的化学药剂被人体吸收后,会对人体内分泌产生严重干扰,导致精子质量下降,胎儿先天发育缺陷等。资料表明,如果用聚氯乙稀包装食品或盛放食油和饮用水,可使人每天至少吸入0.1微克的聚氯乙烯;若是使用泡沫塑料饭盒装热饭菜,可能产生有毒的二恶英。这些物质都会对男性的精子产生直接影响。因此,几年前欧洲各国就开始禁止将PVC作为食品包装材质使用。
怀孕了注意的更多,不便写了,总结了一下:
1、有害的要远离、有利的多做(运动)
2、营养方面要均衡,不要偏食,对胎儿发育不利的坚决不吃。
3、服装方面:衣服宜宽大、松快为好
4、生活细节方面,尽量不要使用化妆品(天然、滋润的除外)不要烫发
5、定期去医院做好产前检查
好了,好好学习,祝福你。


怀孕的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要禁止性生活.过多会导致流产和早产。

孕妇的饮食应多样化,应有充足的热量、蛋白质、矿物质、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。

怀孕初期,即头3个月,胎儿的主要器官已分化而成,但生长速度较慢,孕妇每天只需要增加209干焦(50千卡)的热量就可以了。这时期,孕妇由于受内分泌和精神因素的影响,往往有恶心、呕吐、厌食、偏食等现象,脾胃功能降低。因此要以健脾和胃的食物为主.不要吃油腻的东西,最好少食多餐,主食以面食、米饭为主,佐以健脾胃的副食,如豆腐干、卤鸡蛋、糖炒栗子、苹果、山楂等。

怀孕中期,即4~7个月。胎儿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构成自己的肌肉筋骨,而母亲也需要蛋白质供给子宫胎盘和乳房发育;胎儿的骨骼、大脑发育需要大量的钙、磷,一定量的碘、锌和各种维生素。孕妇应以补气养血为主。主食除米、面外,还可吃些小米饭、大麦饭。益气的副食如鸡肉、鸡蛋、鹌鹑蛋、土豆、山药、豆制品、黄鱼、虾等,养血的副食如动物肝脏、牛肉、牛奶、鳝鱼等。菠菜、黄花菜等含铁量较高,可适当吃一些。另可在医生指导下加服钙片、鱼肝油等。

怀孕后期,也即临产前的2个月。这一时期胎儿的体重增加很快,如果营养跟不上,孕妇往往会出现贫血、水肿、高血压等并发症。这一时期孕妇需要补气、养血、滋阴。可吃一些海参、蚝肉、蚌肉、银鱼、瘦猪肉、银耳等滋阴食物。若发生水肿、高血压,可吃些红豆粥、冬瓜汤、鲤鱼汤等少盐、利尿的食物;若血色素低,多吃些蛋黄、猪肝、红豆、油菜、菠菜等含铁量高的食物。还应多吃大豆、虾皮、海带等富含钙的食物以及粗纤维蔬菜、水果等。

孕期增加营养,除增加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外,还要注意矿物盐及维生素的摄入。

1.孕妇体内缺乏叶酸和维生素,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的危险就会增加。因此,孕妇应多吃蔬菜、水果,并适当地补充叶酸和多种维生素。

2.妊娠6个月以后,孕妇普遍出现低钙症状。这是因为除母体需一定量的钙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外,胎儿的形成(骨骼、牙齿等)更需要大量的钙。因此孕妇应多喝牛奶,并适当地补充钙剂。社会上有一种传言,认为孕妇补钙会导致骨盆变硬、胎儿骨头变硬,造成分娩困难,这种观点需要纠正。

3.孕妇患缺铁性贫血比较普遍,因此孕期补铁也很重要。孕期应每月查一次血红蛋白,补充铁剂及维生素c,并增加蛋白质摄入。

4.孕期应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,补充蛋白质食物(从瘦肉、蛋、奶、鱼等食物中补充)及钙、铁和维生素b2较丰富的食物,可减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。

大脑是智力发育的基础,胎儿的大脑发育最容易受到母体营养的影响,如果母体营养不足,胎儿的脑细胞增值数目就会低于正常水平,头围也较小,出生后表现为智力发育迟缓和脑功能异常。因此孕妇应保证充足的营养,但并不是说吃得越多越好,而是方面要加强营养,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营养平衡。科学而合理的营养,个仅可以促进孕妇的健康,而且有助于胎儿的身心发育。

申明:本站内容仅作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!

怀孕•猜你喜欢

知识问答分类

实用查询

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英语单词大全 英语近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在线组词 近义词大全 反义词大全 英文缩写大全 故事大全 造句大全 简繁字转换器 拼音在线转换 数胎动 安全期计算器 排卵期计算器 孕产期计算器 怀孕40周 2025年清宫表
©2025 小娃子  版权所有  小娃子 育儿生活实用查询工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