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女性没有月经能生育吗?怎么治疗?
网友/编辑答疑:女性没有月经能生育吗?怎么治疗?
由于闭经的原因很多,将来能不能生育,取决于闭经的原因。能治好的,有生育的希望,例如垂体疾病及多数全身性疾病,治愈后,多数可以生育。
目前可以治疗的方法都在下面:
一、纠正全身健康情况 女性生殖器官是整体的一部分,因此全身健康将影响生殖器官的情况,故治疗闭经应先纠正患者的全身健康情况。
二、病因治疗 找到引起闭经的器质性疾病给以恰当治疗。例如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即给抗痨治疗。宫腔粘连患者应扩张宫腔并放置节育环,以防再次粘连。垂体或卵巢肿瘤在诊断明确后,则根据肿瘤的部位、大小、性质确定治疗方案,选择手术、放疗、化疗其它综合措施。
三、性激素替代疗法 对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,或卵巢功能受损或破坏以致早衰者可用激素替代疗法。一般应用性激素人工周期疗法。应用性激素后,出现月经样的周期性撤药性出血,一方面纠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,另方面促进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有一定程度的发育。
(一)小剂量雌激素周期治疗 其作用是促进垂体功能,分泌黄体生成素,从而增加卵巢分泌雌激素,并促进排卵。己烯雌酚0.25mg,每晚一次,共20天,于月经来潮后6天开始第二周期服药,可连用3~6个周期,少量雌激素有促进脑垂体功能的作用,它能增强垂体对下丘脑LRH的敏感性,加速垂体促性腺激素功能的恢复。
(二)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顺序周期疗法:己烯雌酚每天0.5~1.0mg共20天,在服药最后5天时加用黄体酮每天10mg肌肉注射,共5天,停药后3天左右有撤药性出血。第二次于月经第5~7天开始服药,连续3次为一疗程。此法用药剂量会抑制垂体功能,故不宜长期应用,治疗目的是加强子宫内膜对卵巢性激素的反应性,以及希望在停药后的回跳作用使垂体功能恢复正常。
(三)雌、孕激素合并治疗 其作用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,停药后偶有回跳作用,而使月经恢复并排卵。用口服避孕药每晚服1次,自月经第五天起服,连服22天停药。下次月经第5天起开始第二疗程,共用3~6周期。
(四)诱发排卵 如卵巢功能未衰竭,并要求生育的患者,可采用激素或其类似物诱发排卵:
1、垂体促性腺激素疗法适用于垂体促性腺功能不足的闭经,首先用促使卵泡生长发育的制剂(HMG)剂量大约每天75~1501U7~10天,从第5天阴道B超监测卵泡,当卵泡成熟或测24小时尿内雌激素含量为50μg时即停,在第15天开始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每天或隔天肌肉注射1,000IU,总剂量为3, 000~5,000IU。如10天无反应则应停止治疗。
2、在性功能低落,卵巢和垂体有正常反应,丘脑下部功能不足或不协调者,即用氯酚胺促进丘脑下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,以纠正其功能而诱发排卵。氯米芬(氯芪酚胺)每天50mg于月经第5天开始,连续5天,若无效者可增加到每天 100mg,每月总量不宜超过500mg。可在停药后5~10天加用HCG,1,000IU肌注,每天或隔日1次,总共3~5次。
3、丘脑下部功能不足,以致LHRH分泌不足,可采用脉冲式微量LHRH注射法诱发排卵。LRH适用于下丘脑型闭经,有中期冲击法和持续刺激法,中期冲击法适用于卵泡能够达到较为成熟的病例,剂量100μg每天2次,共1~2天,于月经第12~14天肌肉注射。持续刺激法则用于卵泡发育差的病例,剂量50~100μg每隔天1次,共5~6次,于月经第3~5天开始肌肉注射,随后加用100μg每天2次的冲击法1天。
四、溴隐亭的应用 用以治疗溢乳闭经综合征患者,其作用是抑制促催乳激素以减少催乳素,恢复卵巢功能。开始时用小剂量2.5mg,每天2~3次,如无明显反应即逐渐加量,最大剂量每天不超过10mg。
五、甲状腺-肾上腺皮质激素、性激素替代疗法,适用于全垂体功能衰退引起的多腺体功能减退者。
六、手术和放射疗法 适用于下丘脑和垂体肿瘤。患多囊卵巢者可行双侧卵巢楔形切除术。
其实依现在的医学,想要婴儿真的不难,多跟医师沟通,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