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流口水怎么推拿

一岁半的宝宝流口水怎么推拿?治疗效果怎么样?

参考解答

宝宝流口水之因有虚实两种。

虚在脾土,因先天不足,或后天失养致中虚不摄,廉泉,玉液不守,津液失约,令涎液直流,渍于颐间,发为本病。实为积热,热性熏蒸上迫,使津液奔腾而上,为涎液多之基础,而热则胃缓,缓则廉泉开,不能制约其液,亦使涎流不止。

具体推拿手法如下:

脾胃湿热型流口水推拿

主证:口角流涎,涎液粘稠,或有味,或口角赤烂,口渴思饮,小便短赤,大便秘结,啼哭烦躁,舌红苔黄,脉弦数,指纹紫滞。

治则:清热泻脾。

推拿处方:清胃经,清板门,横纹推向板门,运水入土,退六腑,推四横纹,拿喉节,揉上廉泉,揉天突。

推拿方义:清胃经,运水入土,揉板门,退六腑均为泻热通下而设,为主穴,佐以横纹推向板门能降逆,使热不上冲,气不上迫,液自止,小儿多积多热,积易化热,热能沤积,故用推四横纹以化积除热;拿喉结,揉上廉泉与天突为局部取穴治标之常法。

脾胃虚寒型流口水推拿

主证:口角流涎,涎液清稀,小便清长,面白唇淡,或伴随泄泻,消化不良,舌质淡红,苔白,指纹清淡。

治则:健脾摄涎。

推拿处方:补脾土,揉外劳,运内八卦,推上三关,上推天柱骨,拿喉节,揉上廉泉,揉天突。

推拿方义:补脾土功能益气健脾,配推上三关温中散寒,外劳有升阳举陷之功,揉之能使阳升阴降;内八卦能行气和胃化积化食,使脾运得健;上推天柱骨既能升阳,又属近治,配拿喉节,揉上廉泉,揉天突等则治标之力愈强,由于脾运之健非一日之功,故虚寒涎流疗程宜长,治时宜长。

申明:本站内容仅作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!

健康•猜你喜欢

知识问答分类

实用查询

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英语单词大全 英语近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在线组词 近义词大全 反义词大全 英文缩写大全 故事大全 造句大全 简繁字转换器 拼音在线转换 数胎动 安全期计算器 排卵期计算器 孕产期计算器 怀孕40周 2025年清宫表
©2025 小娃子  版权所有  小娃子 育儿生活实用查询工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