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解答
下关针刺手法
取穴:坐位,在颧弓下缘1横指,下颌切迹上缘,耳屏肩切迹水平前方1横指处。
简易取法:
1.闭口,以食指第1指指关节宽度,由耳屏向前量1横指处是穴。
2.闭口,由耳屏向前摸有一高骨,其下有一凹陷,若张口则该凹陷闭合和突起,此凹陷即是本穴。
进针方向:从外侧稍斜,向前内刺与矢状面成80°。
进针深度:直刺,略向下进针1.5寸(治三叉神经痛);或斜刺,向前,后斜刺进针0.8-1寸(治下颌关节炎),进针1.5-2寸(治牙痛);或向后斜刺,进针1.5寸(治耳病);或向下斜刺1.5-2寸(治咬肌痉挛),留针20分钟。艾炷灸3-5壮,或温和灸10-15分钟。
感觉及放射方向:舒服感。
作用主治
下关为足阳明胃经腧穴,又是足阳明与足少阳之会穴,故能疏泄阳明,少阳气机,而起到疏风调气,活络止痛,开关通络,开窍益聪的作用,主要用于治疗耳聋,耳鸣,耳痛,牙痛,口眼歪斜,牙关开阖不利,下颌脱臼。
注意事项
1.做好操作前准备,施针者要熟悉面神经,三叉神经主干及主要分支的分布部位,以及下关的局部层次解剖,根据病情合理选用治疗方法。
2.针刺所用亳针多以28号为主,而火针,三棱针等刺激方法是不宜使用的。
3.切勿为了获得较好的得气感而在神经干上反复提插探寻或进针过深。当病人出现穴区疼痛,发热及上通下达之触电感时,立即将针上提少许,待此类现象消失后,再行手法或注入药物。
申明:本站内容仅作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