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写借酒浇愁的酒诗在历史上是怎样记述的?
参考解答
宋代写借酒浇愁酒诗,除了与以前朝代诗人一 样,或因仕途坎坷、或因遭际艰险、或因人事不顺等 外,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政治原因,即有感于国事。尤其是南宋时期,朝廷奸佞当道,不思恢复中原,偏 安江南而纸醉金迷;面对这一现实,一些正直的知识分子除了有怀才不遇、报国无门的感慨,更有强烈的 忧国忧民之愁情,这种愁情不可避免地要在酒诗中反映出来。
这类酒诗中的借酒浇愁,有的较为消沉, 逃避现实,有“无可奈何花落去”之感;有的更显得颓 唐,多少有醉生梦死之嫌;但有的则颇为激愤,有愤 世嫉俗之意。相比之下,后一种的思想内容无疑健康 得多,应予充分的肯定。借酒浇愁的酒诗,从王禹偁到陆游,几乎遍布于 北宋到南宋,尤以南宋的陆游、杨万里为突出。
王禹偁的《岁除日同年冯中允携觞见访因而沉 醉病酒三日醒而偶赠》写道:“除夜浑疑便白头,携 壶相劝醉方休。敢辞枕上三朝卧,且免灯前一夕愁。……”苏舜钦的《夜闻搾酒有声因而成咏》有这 样的诗句:“几段愁衷俱滴破,一番欢意已蒭成。”苏轼在《送放通判泰州诗》更是直露无遗:“君不见阮 嗣宗,臧否不挂口,莫夸舌在牙齿年,是中唯可饮醇酒。
读书不用多,作诗不须工。海边无事日日醉,梦 魂不到蓬莱宫。”苏辙的《酿重阳酒》诉说:“生理正艰难,一醉陶衰朽。”程俱的《谢江仲举惠酒》也说: “芳甘未谢三年醖,傲兀能销万古愁。”以上所举诗句,说的都是借酒浇愁、借酒销愁。唐庚的七律《谢人送酒》是这方面的代表作。
唐 庚仕于哲宗、徽宗,时国事日非,加上被贬惠州,愁思难遣,初到惠州即赋此诗。诗中“子云”即西汉扬雄, “故将军”即西汉名将李广。全诗借用扬雄、李广的典 故,表达了诗人将潦倒身世埋藏在醉中,将纷纭世事 置之于度外,即借酒销愁的思想情绪。诗写得豁达幽 默,颇有东坡风格,故人称“小东坡”。
全诗如下:世情不到海边村,载酒时来饷子云。便欲醉中藏潦倒,已将度外置纷纭。细思扰扰胶胶事,政坐奇奇怪怪文。唤取邻翁传杓饮,渐令安习故将军。南宋两个大诗人陆游、杨万里也有许多借酒浇 愁的诗篇。陆游的《梦中作》说:“棋散不如人换世,酒 阑无奈客思家。
”《对酒》说:“闲愁如飞雪,入酒即消融。”另一首《对酒》更是写得趣味盎然:溫如春色爽如秋,一榼灯前自献酬。百万愁魔降未得,故应用尔作戈矛。诗人面对杯中美酒,不为别的,只为了用酒作武器, 去降服那“百万愁魔”。杨万里的《酒歌》咏道:“先生一醉万事已,那知 身在尘埃里。
”这不仅是以酒浇愁,更是近乎愤激了。事实上,正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咏,“抽刀断水 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(《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 云》),酒只能在短时间内起到麻醉神经(即酒醉不知愁)的作用;一到酒醒,眼前事实如故,原先之愁非但 没能消除,反而会愁上加愁。
在此种情形之下,一些正直的知识分子便将原先的愁情变为愤世嫉俗了。 生活在南宋的几个诗人陆游、范成大、戴复古就有这样的酒诗。陆游连饮酒也不忘统一河山,吟道:“一杯且为 江山醉。”他曾想像李太白那祥醉写国书,“笑擘蛮笺 落醉题”;又想如诸葛亮一样大展宏图,“醉来剩欲吟 梁父,千古隆中可与期。
”但面对不思进取的南宋小 朝廷,有时也只能以酒浇愁了。陆游的《西村醉归》和《醉歌》是愤世嫉俗的代表作。《西村醉归》以佯狂醉 酒抒发了诗人不能为世所用、还遭同僚中伤的苦闷与愤慨,结尾两句为:“阳狂自是英豪事,村市归来醉 跨牛。”《醉歌》写于诗人去世前三年,表面上说自己与世无涉、不思进取、随波逐流、见风使舵,实际上是 说反话,暗含着一种强烈的愤世嫉俗的情绪。
《醉歌》全诗如下:不痴不聋不作翁,平生与世马牛风,无才无德痴顽老,尔来对客惟称好。相风使舵第 一筹,随风倒抱更何忧。亦不求作佛,亦不愿封侯亦 不须脱裘去换酒,亦不须卖剑来买牛。甲第从渠厌粱肉,貂蝉本自出兜鍪。燮理阴阳岂不好,才得闲管晴 雨如鹁鸠。
辛苦筑垒拂云祠,不如吟啸风月登高楼。尔作楚舞吾齐讴,身安意适死即休。范成大诗句“昭光殿下起楼台,拼得山河付酒 杯”(《胭脂井》),有明显的讽刺朝政的意味。戴复古的七律《饮中》借饮酒抒写了愤世嫉俗、笑傲王侯的 情绪。首联“布衣不换锦宫袍,刺骨清寒气自豪”,叙他布衣终生,浪迹江湖,不屑为官,并以此为豪。
第三 联“蝇随骥尾宜千里,鹤在鸡群亦九皋”,以鹤自比,讽刺社会上狗苟绳营之辈。尾联“贤似屈平因独醒, 不禁憔悴赋离骚”,以屈原自喻,表达诗人要像屈原那样在诗中指斥社会的黑暗、抒写愤懑不平的心情。北宋大诗人欧阳修的《食糟民》更是一首以饮酒 为题材,暴露社会不公平的酒诗。
诗人揭露了官宦人 家“日饮官酒诚可乐”与田中种糯人由于“釜无糜粥度冬春”只得向官府“买糟食”的黑暗现实。“……我 饮酒,尔食糟,尔虽不我责,我责何由逃!”诗中的“我”当然是官宦权贵的代称。一边是美酒如海、佳肴 似山,一边是无米下锅、以糟充饥,这是多么鲜明而强烈的对比,与杜甫的名句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 骨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育儿•猜你喜欢
知识问答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