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直接用酒陈述理想抱负的诗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?
参考解答
唐代诗人直接用酒诗陈述理想抱负的虽不如一般诗歌普遍,但并非没有。“能将瀑水清人境,直取流 莺送酒杯”(郎士元《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》),就表达了诗人“清人境”的理想。在封建社会里,有远大理想 不一定能够实现,理想与现实常常发生矛盾,对此诗 人往往悲叹不已。
如“仗剑对尊酒,耻为游子颜”(陆 龟蒙《别离曲》)就是这种矛盾感情的反映。岁月蹉 跎,时不我待,功业未就,理想未竟,亦不免感叹不 已。“无奈风光易流转,强须倾酒一杯餡”(赵嘏《八月 二十九日宿怀》)。“莫见长安行乐处,空会岁月已蹉跎”(李颀《送魏万之京》)。
“抚酒惜此月,流光畏蹉跎”(李白《五松山送殷淑》)。“尘生金樽酒如水,君今不念岁蹉跎”(鲍溶《行路难》)。其实这种畏惧时间白 白逝去,虚度光阴的心情,正是仕途失意的反映:“见 我昔荣遇,念我今蹉跎”(白居易《答故人》)。追求个 性解放,渴望获得自由,也是唐代诗人所企求的。
“诗 里难同相得伴,酒边多见自由身”(张籍《送白宾客分 司东都》)。“花满渚,酒满瓯,万顷波中得自由”(后主 李煜《渔父》)。“何时出得禁酒国,满瓮酿酒曝背眠” (卢仝《叹昨日三首》)。“我愿葬兹泉,醉魂似凫跃” (皮日休《酒中十咏并序酒泉》)。
由此可见,他们把 无拘无束的饮酒,也看作是一种自由,甚至有死后葬于酒泉,使醉魂畅饮,像凫鸭一样欢跃的憧憬。特别 值得一提的是,有些酒诗还表现了诗人要在酒后造福别人:“他时定葬烧缸地,卖与人家得酒盛”(元稹 《放言五首》)。
育儿•猜你喜欢
知识问答分类